7月22日至8月10日,新葡的京官网2位优秀学子王可以和黄思睿在司丽芳老师的带领下前往英国,开展了为期3 周的“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实验室・诺奖实验室创新实验素养培养”课程。本次课程围绕基础科学研究、现代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方法,结合实验实操、学术汇报,为学生搭建起深度感知曼彻斯特大学科研底蕴与英伦学术文化魅力的平台。夏令营由江苏优秀大学生暑期境外学习奖学金项目支持,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和家国情怀的拔尖创新人才。
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师生合影
学术研修:叩开物理之门
7月22日,课程在曼彻斯特大学启动。在开营仪式中,英国苏曼教育国际发展中心创始人许言忠先生作开营发言,欢迎来自中国的35位优秀学子;曼彻斯特大学光子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兼光子物理学负责人Mark Dickinson教授详细介绍了曼彻斯特大学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近两百年的学术传统与创新精神以及本次暑期实践课程的基本安排和要求;生物物理学教授兼负责人吕建仁教授详细介绍了实验室风险评估体系,为本次海外实践之旅奠定了兼具历史厚度与时代活力的基础。
开营仪式合影
项目结合光学领域诺奖成就与应用前沿,设置了四个实验课题:Holography(全息术)、Laser Tweezers(激光镊子)、Quantum Cryptography(量子密码)、Fourier Optics(傅里叶光学)。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课题,采用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模式进行一系列实验。从经典物理实验切入,系统学习全息光学、量子密码学、光镊、傅立叶光学等实验的核心原理,同时深入探讨如何运用现代科学研究的方法论与实验操作技能,将理论与前沿智能技术结合。
学生上课实景
课程既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梳理,也强调工程应用中的问题求解与创新思维,助力学生在跨学科背景下建立起对物理学科的完整认知。项目还鼓励学生辩证批判地看待实验结果,通过小组讨论和汇报,学生们相互分享和质疑彼此的研究结论,在探讨中收获启发。在项目小组汇报中,新葡的京官网学子表现出色,黄思睿在第一次小组汇报中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并被评为夏令营优秀学员,王可以在第二次小组汇报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小组汇报环节
交流拓展:拓宽国际视野
除了曼彻斯特大学的沉浸式学术研修外,系列文化探访活动为学生打开了更广阔的国际视野—— 在感受英伦多元风貌的同时,更深化了对科研与人文交融的理解。
游览温德米尔湖,湖光山色涤荡心灵,让自然之美与物理现象的观察悄然相融;参观国家铁路博物馆,感受火车的起源与发展,见证人类社会的进步;漫步约克古城,仿佛穿越回到中世纪,这里曾是哈利波特电影中对角巷的取景地,在这条充满魔法气息的街道上,你会被各种哈利波特周边商品所吸引;驻足伦敦,现代楼宇与古老建筑的碰撞,折射出科技发展与历史传承的共生;走进牛津、剑桥,斑驳的学院外墙承载着厚重学术史,康河泛舟时的惬意、卡文迪许实验室里的探索,更让人沉浸于顶尖学术氛围。同学们将其与曼彻斯特的科研环境对照思考,在辨析科研生态多样性与共通性的过程中,为未来学术之路积攒了宝贵见闻与深刻感悟。
学生感悟
王可以:20天的曼彻斯特之行,既是一次专业技能的强化训练,更是一场科学思维的重塑之旅。光镊实验中,从理论公式推导到亲手捕获纳米粒子,我深刻理解了“小力也能办大事”—— 看似微弱的光压,借助精密操控可成为探索微观世界的利器;全息术实验则展现了 “波动的艺术”,通过干涉记录的条纹,竟能重现三维世界的鲜活影像,让我对光的波粒二象性有了更直观的认知。社会实践让我认识到,科学发展从来不是孤立的。从开普勒猜测光压到阿什金实现光镊,从伽博发明全息术到现代全息应用,每一步突破都是对前人成果的继承与超越。这种“站在巨人肩膀上” 的传承,正是科学进步的核心动力。此次曼彻斯特的经历,不仅为我打下了实验基础,更点燃了探索未知的热情。
黄思睿:有幸在石墨烯诞生的地方进行沉浸式科研训练。这不仅仅是一次课程学习,更是一场对实验物理本质的深度探寻,一次对自我学术能力与视野的全面重塑。这次交流学习,我不仅在专业知识方面取得了进步,更在多个方面获得了全面提升。学术上,我对光学领域的前沿研究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实践方面,我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得到了显著加强;生活方面,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和跨文化沟通技巧都获得了长足进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师生交流的过程中,我学会了以更开放包容的心态看待问题,这种国际视野的培养对我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段经历将永远激励我在科学道路上不断前行,以更饱满的热情追求真理,以更开放的态度拥抱世界。
文:王可以
图:司丽芳、苏曼国际教育
审核:唐瑭